路桥项目管理

‌公路建设环境管理包括哪些?

小秘办公文档2023-08-25 07:45 616 浏览

‌公路建设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就是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通过全面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达到既能发展社会经济,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又不超出环境的允许极限。环境保护关键在于管理,只有加强环境管理,才能更有效的利用人力、物力、时间,解决好环境问题。


4.1环境管理的内容

4.1.1环境管理的范围

①资源管理,主要是研究确定资源的承载能力,资源开发的条件优化,建立资源管理的指标体系、规划目标、标准、政策法规和机构体制等;②区域环境管理,主要是协调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环境目标,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制定区域环境规划,进行环境质量和技术管理,按规划实现环境目标;③部门环境管理,按行业部门进行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的性质属政府的行政管理,各级政府的环保部门是其主管机关,但环境管理又是综合行政管理,其它行业的主管部门也负有协管职责,例如,各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就负有对公路沿线的环境进行保护管理的职责。

4.1.2环境管理的内容

①环境计划管理,通过计划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对环境保护实行计划指导;②环境质量管理,对环境质童的现状进行监测和评价,对未来环境质量的变化进行预测和评价;③环境技术管理,制定坏境保护技术发展方向、技术路线和政策,制定防治环境污染技术、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协调科学技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4.1.3公路项目环境保护

公路项目环境保护是环境管理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运用技术、行政、经济、法律、教育等手段去监督公路建设者按照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有关法规,从事建设活动。通过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防止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等制度去协调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找出三者之间在一定时空范围的最佳平衡点,使公路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统一。


4.2我国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为了达到控制环境污染和防止生态环境破坏,有目标地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环境保护的总原则和总目标,我国在近20年的实践中,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八项制度:即“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污染集中控制、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及限期治理污染制度。推行这些制度是环境保护部门依法行使环境管理职能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与公路环境管理有关的制度以下四条。

4.2.1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对“三同时”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作了规定。①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项目建成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简要说明,在初步设计中必须有环境保护篇章,在施工图设计中,必须按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及环境保护篇章规定的措施进行环保工程施工图设计。②在施工阶段,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③建设项目在正式投产或使用前,建设单位必须向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部门提交“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说明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的情况,治理的效果,达到的目标等。

4.2.2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一种具体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污染的单位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该制度以具体国情为基础,以现行法律为依据,以责任制为核心,以行政制约为机制,把责任、权力、利益和义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明确了地方行政首长在改善环境质景上的权力、责任和义务。环境保护责任制的实施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责任书的制定阶段、下达阶段、实施阶段和考核阶段。

4.2.3限期治理污染制度

限期治理污染制度是以污染源调查、评价为基础,以环境保护规划为依据,突出重点,分期分批地对污染危害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源、污染物、污染区域釆取的限定治理时间、治理内容及治理效果的强制性措施。

4.2.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可能影响环境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在事前进行调査研究的基础上,对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定,从而为防止和减少这种影响制定最佳行动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4.3公路建设环境管理

4.3.1环境管理任务

公路建设环境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国家有关的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的法规和制度,制定公路交通行业相应的规范、规定和细则,对因公路建设、营运给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害和影响实施环保对策,使公路建设与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4.3.2环境管理工作程序

我国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程序与基建程序的工作关系如图21-4所示,图中表示了项目建设各个阶段所对应的环境管理工作。

公路建设环境管理程序与基建程序关系图

依据《交通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办法》规定的精神,公路建设环境管理工作主要要求如下:

(1)对新建公路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对改(扩)建和进行技术改造的公路建设项目,在改(扩)建和技术改造的同时,对原有的污染进行综合治理;项目投入营运后,其污染物的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2)建设单位在安排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同时,委托持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环境影响评价任务。

(3)公路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建设单位报国家环保总局或项目所在省级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4)承担项目环境保护的设计单位,应持有相应的项目设计资格证书。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和《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完成经过批准的环境影晌报告书所确定的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任务。

(5)施工期间必须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环境。尽可能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和减轻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废水、废料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和公路绿化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工程竣工后,应尽快、尽可能的恢复因施工受到破坏的环境原貌。

(6)项目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向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和交通系统环境保护部门提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施工验收报告”,说明环境保护设施及其效果、试运转情况等。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应有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和交通系统环境保护部门参加。

4.3.3公路环境管理机构及职能

公路环境保护工作除受政府相应环保部门的管理外,还受交通系统各级环保部门的管理。一般来说,政府系统的环保部门为监督检査机构,交通系统的环保部门为执行机构。我国现行两个环保系统的工作关系如图21-5所示。

政府环保机构与交通系统环保机构工作关系图

(1)公路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能

锴(市、自治区)交通厅环境保护办公室:负责全省(市、自治区)公路环境保护管理,制定有关公路环境保护条例、规章,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制订年度环境监测计划、环境设施实施计划等。

省(市、自治区)公路管理部门环境保护办公室:直接负责全省(市、自治区)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与环保计划的实施,协助交通厅环保办公室进行定期环境监测,并行使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职责。

地区(市)、县(市)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的公路环境保护工作,执行并完成省(市)交通环保规划及计划,协助完成环境监测等。

(2)公路施工期间环境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施工期间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与施工组织机构合为一体,各级机构中设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环境保护工作。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或省项目建设指挥部)一般由一名副总监(或副总指挥)负责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决策,并领导环保工作。一名工程师负责对施工单位环保工作的监督,环保措施的实施,组织环境监测及数据、资料的汇总上报等。总监办的环保工作直接向省公路管理部门环境保护办公室负责。建设项目驻地办公室(或地区、或市建设指挥部)一般有一名领导及一名工程师负责施工期间的环境监理、环境监测工作,直接处理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各施工标段有一名监理工程师负责施工全过程的环境监理,保证施工标书或施工期间的环境行动计划中的环保措施得到实施,同时对噪声、降尘进行监测。


4.4公路环境监测

4.4.1环境监测目的

公路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为进行行业环境管理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提供环境信息和资料,为制定环境保护规划、计划及对策提供依据,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公路周围环境质量的变化和环保措施的不足,以便适时实施环保措施或对已有环保措施进行改进。

4.4.2环境监测任务

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施工期间和营运期间的环境监测计划,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环境监测,及时发现施工对周围环境质量的影响或损害,以便采取必要的环保对策。通过监测了解公路周围环境质量的变化,以便实施或修改环保措施,保护地区环境质量。对于环保措施实施前后的环境监测、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后的环境监测、收费站的环境空气监测等,可根据需要进行。

4.4.3监测范围与监测点布置

施工期间和营运期间的环境监测范围一般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规定的范围一致。监测范围附近有居民密集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饮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点(区)时,应将他们包括在监测范围内。对于环境空气,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监测范围可适当扩大,而上风向可适当缩小。监测点布置应有明确的监测目的,能反映一定地区范围的污染水平和规律。原则上监测点应布设在有一定规模、功能明确的环境敏感点(区)。噪声监测点设在居民区、规模较大的村庄、学校、医院等地区。环境空气监测点设在居民区、规模较大的村庄、文物古迹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等地区;地表水监测以生活饮用水源、水产(或海产)养殖水体为主,对服务区经处理后排放的污水应定期监测。一般监测点周围不应有其他环境污染源,噪声和环境空气监测点周围应开阔。

4.4.4监测项目与环境因子

监测项目(环境要素)及环境因子与公路建设地区的环境、监测时段和监测任务等有关。公路施工期间和营运期间的环境监测项目与环境因子为:

(1)施工期间的监测项目及环境因子有:地表水:PH值、油类、总悬浮微粒(SS)及COD;环境空气:降尘、TSP;噪声:施工场界噪声;振动:必要监测环境振动。

(2)营运期间的监测项目及环境因子:地表水:PH值、油类、COD、SS等;环境空气:NOx、CO、TSP;噪声:环境噪声(LAeq);车辆尾气:必要时监测CO、CH、TSP。

4.4.5监测频次、监测方法

监测时段及频次,一般根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要素的评价等级,监测点位地区的环境状况等确定。以能揭示环境质量、环境污染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环境问题为宜。环境监测的方法、监测仪器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等,应按国家现行的环境监测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操作。


4.5公路外资项目的环境管理

4.5.1世行贷款公路项目环境审查程序

(1)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的审查。世界银行环境专家审査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大纲,并就环境影响报告书可能的形式提出建议。

(2)主要环境问题的鉴别。在项目鉴别阶段,世行环境专家将根据世行环境的要求,就主要的环境问题进行仔细的鉴别,以确保重大环境问题能在实际实施中得以解决。

(3)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査。世行环境专家对本贷款项目的报告书进行了审查,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4)对环境行动计划的审查。世行环境专家审査环境行动计划,包括其中的环境监测计划,并就其内容提出世行的审查意见。环境行动计划的内容应基于环境影响报告书来写,环境行动计划应同环境影响报告书同时或稍后一些时间遂交世行审査。

(5)对环境评价总结文件的审查。建设单位应准备环境评价总结,并交世行环境专家审査,以便使世行执董会对本项目环境方面的问题有一个较为清晰地了解。环境评价总结应包括环境和安置两部分内容,并在评优团到来之前递交世行执董会。

(6)最终的环境行动计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评价总结的确定,所有递交世界银行审查的文件基本上应在评优团到来之前,最晚在谈判团到来之前确定下来,并且最终的环境文件应使世行感到满意。

(7)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相关文件的公开,按照世行的贷款程序,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相关文件在某一确定时间内应该在贷款方和世行总部向社会公开。

4.5.2世行对道路改善项目环境文件的一些要求

世行除对公路主项目提供贷款外,往往在项目构成中也包括由道路和桥梁构成的道路改善计划,包括贫穷地区的乡村道路,这些道路并不直接同高速公路相关。道路改善计划的项目也符合世行的工程釆购,环境和安置要求,也应具有令人满意的经济回收率。

对于道路改善项目的环境评价,按世行的要求,首先要进行初步环境影响评价,如果道路改善计划下的一条公路被认为对环境具有潜在的巨大负面影响,或该路位于环境敏感区域,就要准备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行动计划,否则就只准备环境行动计划。

只准备环境行动计划的项目是指工程对周围环境没有重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工程沿线环境敏感区域影响较小,如工程是对原有路线的部分调整或是对原有公路的路面等级提高项目。准备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行动计划的项目是指工程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及公路被大大地加宽和有较大数量重新安置工作的项目,如新增公路和对公路沿线环境敏感区域有重大影响的工程。

4.5.3扶贫公路项目的环境保护

在我国西部,例如陕西利用世行贷款及部分配套资金修路,这些公路.大部分计划在全省50个贫困县修建。这些地方道路的修建,可从根据上改变这些贫困地区交通落后的面貌,从而推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使贫困地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但是,这些贫困地区大部分地处陕南、陕北、边远偏僻。有些地区尚未开发,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水质良好,不乏许多珍稀动、植物。进行扶贫道路环境评价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由于扶贫项目线多面广,大多分布在偏远地方。每条线路都要来自勘测确定敏感区的数量、位置及敏感问题,还要调查影响的人数再根据它来预测交通量,算出粉尘大气质量、噪音、水质等对人及生态自然的影响,并进行评价。


下一篇‌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内容包括哪些?
相关内容
写评论
您的账号未实名认证,去认证